rǎn

染色


拼音rǎn sè
注音ㄖㄢˇ ㄙㄜˋ
词性动词

染色

词语解释

染色[ rǎn sè ]

⒈  上色。

羊毛容易用酸性染料染色。

dye;

⒉  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使(如木材、玻璃、纸张或布匹)着色。

stain;

引证解释

⒈  用染料使物着色。

《吕氏春秋·贵信》:“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

⒉  显微和超显微制片技术步骤之一。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利用各种染色剂化学性质的不同,使组织切片内部的不同结构分别着色。

国语辞典

染色[ rǎn sè ]

⒈  用染料在物品上加颜色。

脱色 褪色

英语dye

德语Färbung (S)​, färben (V)​

法语teinture, colorant

分字解释


※ "染色"的意思解释、染色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随着接枝率的大幅度提高,纤维织物的吸湿性和染色性有明显的提高,但纤维织物的机械性能将有所下降。

2.秋水仙素、制片过程等因素都将影响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效果.

3.同时任何个人,机构,组织都不得销售,或以标价,公开,抽彩的方式出售这些动物,也不得丢弃已被染色或涂色的兔子和家禽。

4.许多纯天然半宝石的本体颜色都比较暗淡,经加工染色后的色彩会变的娇艳欲滴,使人爱不释手,与外界的色彩可相得益彰。

5.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丙芘的致癌物,能导致体内细胞的染色体变异,引起局部组织癌变。

6.例如在蒲公英中,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大孢子母细胞的染色体仍在一个细胞中,形成一个再组核。

7.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8.许多纯天然半宝石的本体颜色都比较暗淡,经加工染色后的色彩会变的娇艳欲滴,使人爱不释手,与外界的色彩可相得益彰。

9.就算经高温漂染、煮炼、洗涤后,该标记不会脱落、不被染色覆盖,永久保持鲜明、清晰易于辨认。

10.方法对我院自1958年8月至1999年8月300例因患各种眼病而摘除的儿童眼球标本采用火棉胶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