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èng

孟子


拼音mèng zǐ
注音ㄇㄥˋ ㄗˇ
词性名词

孟子

词语解释

孟子[ mèng zǐ ]

⒈  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⒉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

《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元妃 孟子。”
杜预 注:“子,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⒉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字 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国语辞典

孟子[ mèng zǐ ]

⒈  战国时孟轲。参见「孟轲」条。

⒉  书名。孟轲撰,由弟子辑录而成,七篇,十四卷。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朱熹集注,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英语Mencius (c. 372-c. 289 BC)​, Confucian philosopher second only to Confucius, book of the same name, one of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德语Mengzi (Eig, Werk, Autor: Menzius (Mengzi)​)​, Menzius (Mengzi)​ (Eig, Pers, ca. 379 - ca. 304 v.Chr.)​

法语Mencius

分字解释


※ "孟子"的意思解释、孟子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得对!”。

2.不过,在儒家内部却有很大分歧,即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针锋相对。

3.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讥讽神农学派的许行是“南蛮鴂舌之人”,虽然只是说许行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但在孟子眼里却是一件大事。

4.事实上,曾经的中国,并不缺乏诸如此类的信仰,比如孟子式的安贫乐道,比如陶渊明式的寄情山水,再比如细民百姓在一粥一饭中获得的简朴的快乐。

5.答案其实并不难找,不妨就遵照孟子所提倡的准则,“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6.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出自: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7.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正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

8.其实你我都一样,人人都在装,关键是要装像了,装圆了,有一个门槛,装成了就迈进去,成为传说中的性情中人,没装好,就卡在那里了。就是卡门。91、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得对!

9.孟子察己观物,知人论世,扶微辨理,横斥异端,竭毕生精力创立了一套人性本善的理论体系。

10.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