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法规


拼音fǎ guī
注音ㄈㄚˇ ㄍㄨㄟ

繁体法規
词性名词


法规

词语解释

法规[ fǎ guī ]

⒈  泛称法律、条例规章等。

law and regulations; ordinance;

引证解释

⒈  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人民日报》1982.3.15:“近几年来,我国除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以外,又有不少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法规陆续公布。”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他重新挺起了胸,点燃了深夜的灯,通宵达旦地啃起了《海上保险》、《国际海商法》、《海上救助》和各种国际航运法规,各国港口资料来了。”

国语辞典

法规[ fǎ guī ]

⒈  凡法律与规则,统称为「法规」。

法例 法则

分字解释


※ "法规"的意思解释、法规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2.青海新闻网讯3月17日,玛沁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组织懂藏汉双语的法官和资深*记员,深入辖区偏远乡镇开展巡回审判、政策法规宣讲及法律咨询活动。

3., 法规遵循管理扩展并精选了RuP角色,不仅因为引入了新工作产品,而且在法规遵循敏感区域确定了责任分离。

4.经纪公司表示,明道绝对会遵照法规,到了该当兵的年限一定会去,由于依“免役禁役缓徵缓召实施办法”,明道直到2013年,33岁时才不能再申请缓征。

5.尽管宪法规定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国家主权,因而其宪法地位高于政府,但权力的实际运作恰好相反,地方政府不仅对人大决议置若罔闻,而且坚持原则的地方人大领导连自身的独立性都不能确保。

6.尽管如此,有关专家认为整治的前景依然任重道远,政府的法律法规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加强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7.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8.如果要说不太好分辨,那是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9.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10., 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改革仅仅依赖法规的制定,或是惩罚的威胁,或仅仅依赖改变机械的或外在的安排,都是暂时性的、无效的。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