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大惊失色大惊失色的意思
jīngshī

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例子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 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dà jīng shī sè

注音ㄉㄚˋ ㄐ一ㄥ ㄕ ㄙㄜˋ

繁体大驚失色

正音“色”,不能读作“shǎi”。

感情大惊失色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辨析大惊失色和“心惊胆战”;都形容惊慌害怕到了极点。但大惊失色侧重于因害怕而引起的脸色改变;是受了惊吓后在外貌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心惊胆战”是从发抖的形体动作上表现内心害怕到极点。

近义词心惊肉跳、面如土色、胆战心惊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英语be pale with fear

日语びっくりして顔色(かおいろ)を変え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惊失色的意思解释、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扬汤止沸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秽德垢行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度德量力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